手持式洛氏硬度计原理
想象你正站在繁忙的工厂车间里,周围是各种金属工件,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坚硬,有的柔软。你需要快速判断这些工件的硬度,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处理。这时,你手中拿着一台小巧而精密的仪器——手持式洛氏硬度计。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能够迅速告诉你这些金属的“脾气”,让你在生产和质检中游刃有余。那么,这小小的仪器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它的原理又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题。
手持式洛氏硬度计虽然体积小巧,但内部构造却相当复杂。它主要由压头、试验力施加装置、测量系统和指示系统组成。压头是硬度计的核心部件,通常采用金刚石圆锥或钢球,根据不同的测试需求选择不同的压头。试验力施加装置负责施加规定的试验力,确保测试的准确性。测量系统则负责测量压痕的深度,而指示系统则将测量结果转化为直观的硬度值。
以HR-150A洛氏硬度计为例,它采用了磁力吸盘固定在钢铁工件表面,无需支撑,无需取样,不用移动工件,只要单侧接触即可完成测试。这种设计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能够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测试的可靠性。此外,HR-150A洛氏硬度计还配备了触摸屏控制和数值显示以及曲线显示并自动打印测试数据的功能,使得操作更加简单,结果更加直观。
手持式洛氏硬度计的工作原理基于压痕法,通过测量在特定条件下压头压入试样表面的残余压痕深度来确定材料的硬度。具体来说,测试过程分为两个步骤:施加初试验力和施加主试验力。
首先,施加初试验力F0,将压头压入试样表面。这个初试验力通常较小,目的是消除试样的弹性变形,确保后续测试的准确性。在初试验力下,压头会压入试样表面一定深度,这个深度称为初始压入深度。
接下来,施加主试验力F1,将压头进一步压入试样表面。主试验力通常较大,目的是使压头在试样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在主试验力下,压头会压入试样表面更深,这个深度称为总压入深度。
卸除主试验力F1,保留初试验力F0。此时,试样表面会恢复一部分弹性变形,但塑性变形部分会保留下来,形成残余压痕。这个残余压痕的深度称为残余压入深度h。
根据残余压痕深度h和一定的计算公式得出洛氏硬度值。这个计算公式考虑了压头的类型、试验力的大小以及材料的特性等因素。洛氏硬度值HR的计算公式如下:
\\[ HR = N - \\frac{h}{S} \\]
其中,N是常数,对于A、C、D、N、T标尺,N为100;其他标尺,N为130;h是残余压痕深度,mm;S是常数,对于洛氏硬度,S为0.002mm,对于表面洛氏硬度,S为0.001mm。每一洛氏硬度单位对应的压痕深度,洛氏硬度为0.002mm,表面洛氏硬度为0.001mm。压痕越浅,硬度越高。
洛氏硬度计有多种标尺,每种标尺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测试需求。常见的洛氏硬度标尺包括HRA、HRB、HRC、HRD、HRE、HRF、HRG、HRH、HRK等。这些标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硬度和测试的精度要求。
例如,HRA标尺适用于测定硬度超过70HRC的金属,如碳化钨、硬质合金等,也可测定硬的薄板材料以及表面淬硬的材料。HRB标尺适用于测定较软的或中等硬度的金属以及未经淬硬的钢制品。HRC标尺适用于测定经过热处理的钢制品硬度。HRD标尺适用于测定较硬的金属,如工具钢、轴承钢等。HRE、HRF、HRG、HRH、HRK等标尺则适用于测定不同硬度的金属和合金。
选择合适的洛氏硬度标尺,可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对于硬度较高的材料,可以选择HRA或HRC标尺;对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可以选择HRB标尺。此外,不同的标尺对应不同的压头和试验力,选择合适的压头和试验力,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手持式洛氏硬度计相比传统的台式硬度计,具有许多优势。首先,它的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
如果您有任何产品上的问题及建议,或您想知道的,您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